導電纖維
導電纖維;
英文:electroconductive fiber
性質:
通常是指在標準狀態下(20 ℃、65 %相對濕度) 、比電阻在107Ω·cm 以下的纖維。
分類:
(1)金屬化合物型導電纖維,電阻率為102~104Ω·cm,主要采用復合紡絲法將高濃度的導電微粒局部混入纖維中制取,黑系導電微粒用炭黑,白系用金屬氧化物如含少量氧化錫的氧化銻表面上涂覆二氧化鈦,纖維相對較輕,有可撓性,可洗和便于加工;也可通過后加工化學固著銅化物或電鍍金屬。
(2)金屬系導電纖維。這類纖維是利用金屬的導電性能而制得的。主要方法有直接拉絲法,即將金屬線反復通過模
具進行拉伸,制成直徑4~16μm 的纖維。
(3)碳黑系導電纖維
利用碳黑的導電性能來制造導電纖維,這是一種比較古老而普遍的方法。該方法可分為以下三類:①摻雜法;將碳黑與成纖物質混合后紡絲,碳黑在纖維中成連續相結構,賦予纖維導電性能。這種方法一般采用皮芯復合紡絲法,既不影響纖維原有的物理性能,又使纖維具有了導電性。 ② 涂層法;涂層法是在普通纖維表面涂上碳黑。涂層方法可以采用粘合劑將碳黑粘合在纖維表面,或者直接將纖維表面快速軟化、并與碳黑粘合。這種方法的缺點是碳黑容易脫落,手感亦不好,碳黑在纖維表面不易均勻分布。③ 纖維炭化處理;有些纖維,如聚丙烯腈纖維、纖維素纖維、瀝青系纖維等,經炭化處理后,纖維的主鏈主要為碳
原子,從而使纖維具有導電能力。采用較多的方法,還是丙烯腈系纖維的低溫炭化處理法。
(4)導電高分子型纖維
高分子材料通常被認為是絕緣體,而上世紀70 年代聚乙炔導電材料的研制成功卻打破了這種
傳統觀念。之后,又相繼誕生了聚苯胺、聚吡咯、聚噻吩等高分子導電物質,人們對高分子材料導電
性能的研究也越來越廣泛。利用導電高聚物制備導電纖維,主要方法有兩種:(1) 導電高分子材料的直接紡絲法(2) 后處理法。
什么是紡織百科
紡織百科,是對紡織行業的產品、技術、相關規格等等名詞解釋大全。目前已收錄詞條2萬。
近期將逐步退出完善詞條,編輯詞條等功能。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編寫紡織百科詞條。依靠眾人不斷地更新修改,開創了一種借助互聯網創建、積累、完善和分享知識的全新模式。提升紡織行業知識積累為目標,以服務紡織行業人士為目的。最終創建一個共建共享的紡織行業百科全書平臺。